解读|《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发布,哪些服务值得期待?
发布人:西安老博会 发布日期:2025-01-08 阅读量:362

大事很妙!养老服务领域迎来重磅好消息


1月7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发布。这是我国首次以党中央、国务院名义印发关于养老服务工作的意见


意见从养老服务网络、服务形态等方面提出目标和路径,更好保障近3亿老年人老有所养,安享幸福晚年。这是事关社会和谐稳定、国家发展全局的大事、要事。


意见“目标”明确——

2029年,养老服务网络基本建成;到2035年,养老服务网络更加健全,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


意见“路径”清晰——

从完善村(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站点,到巩固居家养老基础作用,从加快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到加强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意见提出了十余条“实打实”的举措,彰显前瞻性、系统性、总体性。


可以说,有了这份意见,推动适合我国国情的养老服务体系成熟定型就有了明确的“任务书”“路线图”


意见新在何处?


意见首次清晰回答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养老服务体系是什么——

分级分类、普惠可及、覆盖城乡、持续发展的养老服务体系。


意见首次提出加快健全覆盖城乡的三级养老服务网络——

县级综合养老服务管理平台发挥示范指导等作用,乡镇(街道)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发挥枢纽作用,村(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站点发挥贴近老年人优势,整个县(区)范围养老设施连点成网,服务更加便捷可及。


意见首次提出养老机构分类改革——

意见首次明确将养老机构划分为兜底保障型、普惠支持型、完全市场型,推动形成兜底有保障、刚需有服务、普惠有供给、市场有选择的服务格局。


意见如何落实?


意见明确了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中政府、市场、社会三类主体的职责定位——


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要强化对养老服务的规划引导、政策支持、组织保障、监督管理,扩大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养老服务供给。


市场要发挥配置资源作用,充分激发市场活力,支持各类市场主体按市场化原则积极参与养老服务,完善社会化运营机制和扶持政策落实评价机制,推动养老服务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品牌化发展。


社会要发挥参与作用,强化社会互助共济功能,构建基层党组织领导,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统筹协调,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等力量参与的社会支持养老服务格局。


权威解读:

深化养老服务发展改革,哪些服务值得期待?


一、确定机构为专业支撑


这是一个非常大的变化,此前的提法是: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机构由补充作用,到专业支撑,在实践中,居家和社区,虽然服务人数更多,但其专业性不如机构,机构有专业的服务人员,如果没有机构作为支撑,养老服务网络建立起来难度会更大,我国的医疗机构的经验也可以借鉴,在医院为支撑,建立辐射周边区域的社区服务中心,通过社区服务中心提供更贴近的医疗服务。国际上比较成熟的作法也是,通过养老机构,对周边地区提供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形成以机构为中心的三级服务网络,这样更符合市场规律,效率也会更高。


二、强调建设三级服务网络


针对县域养老服务体系,建立县-乡镇(街道)-村(社区)的三级养老服务网络,更加完整、成体系的解决养老服务的难题,由县级提供技术支持、人才培养等,这是符合我国现实情况的,能够更好的建立基层养老服务体系的方式。


三、明确三类养老服务形态


居家养老服务,为老人提供床边、身边的养老服务,强调有专业服务的家庭养老床位,结合我国家庭养老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家庭成员照护技术培训,通过家庭成员来完成照护工作,居家照护和六助服务,是居家养老的核心内容。家庭和社区的适老化改造,也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社区养老服务,社区为居家养老提供有力支持,这也是各地都在开展的工作,特别是北京,2024年完成了100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建设,并以这些社域名养老服务中心为基础,开展包括居家养老在内的各项养老服务。


机构养老专业支撑在三类养老服务形态中,机构养老专业支撑作用的表述是最多的,强调:充分发挥养老机构技术创新示范、服务技能培训、设备推广应用等作用,推动专业化服务向居家和社区延伸。同时也强调了兜底保障型、普惠型以及市场化竞争的机构养老服务,失能失智等老年人的照护。


在三类养老服务形态的基础上,另外还强调了三个方面,一个是医养结合,整合照护,另一个是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还有一个就是加强和改进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强调健全养老服务标准和评价体系。完善养老机构登记备案管理,加强预收费监管等。


四、明确界定养老事业产业


明确养老服务事业政府主导,在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养老服务供给主要由政府主导,同时明确养老服务产业发展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养老服务产业主要以市场化的原则,引导各类市场主体参与,政府在落实扶持政策。推动养老服务产业规模化、集群化、品牌化发展。明确国有资本参与发展养老服务的考核评价。在养老服务产业发展方面,明确提到鼓励外商投资国内养老服务产业并享受国民待遇。大力发展银发经济,加强老年用品研发和推广,丰富养老服务场景,释放养老消费潜力。开发旅居养老市场,因地制宜发展康养旅居等新业态,推动旅居养老目的地建设。


除以上的养老服务事业和产业以外,对其他的养老服务方式,也进行了明确,包括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等参与的社会支持养老服务。时间银行一直是业界探讨的一个热点话题,这次意见明确提出,探索建立养老志愿服务时间储蓄管理制度。意见还鼓励通过设立慈善信托、社会捐赠等方式支持开展养老服务。还就老年教育、法律援助、老年人力资源等做出了指导。


五、强化养老服务要素保障


意见从五个方面,强化养老服务要素保障,首先是科学规划,从规划上为建立养老服务体系,提供保障,独居动物新建小区的配套养老服务设施,老年人活动中心建设,闲置资源改建以及土地性质变更、消防等。其次是财政支持政策,主要从保障基本养老服务经费,中央预算支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长期护理保险以及养老服务机构的水电气等优惠政策,场地租金减免等。第三是养老服务人才队伍建设,主要是提高养老护理职业吸引力,公费培养试点、技能培训等。第四个是大力发展养老金融,养老行业最期待的是:支持符合条件的养老项目发行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其他的满足养老服务机构信贷融资需求。加大政府性融资担保也非常重要,上海的一些做法就非常好。第五个是技术提升服务能力,加大养老科技和信息化的研究和应用,通过技术来促进养老服务体系完善。我国智慧养老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此次发布的意见,更为具体和完善,也更有针对性,可操作性,从意见中,对养老产业方面的机会,建议重点关注以下三个方面


一、专业养老机构具有发展潜力


一方面,跟着政策走的普惠型养老机构,会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另一方面,专业的市场化的养老机构,特别是针对失能失智等,提供家庭照护解决不了的养老服务需求的养老机构,目前,市场已经证明这类养老机构的模式是可行的。


二、银发经济有着巨大发展前景


大力发展银发经济,加强老年用品研发和推广,丰富养老服务场景,释放养老消费潜力。当前,促消费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政策,而银发经济是消费领域的重要内容,通过创新服务场景,释放养老消费的潜力。


三、康养旅居等新业态值得期待


自2020年以来,养老产业受到非常大的影响,其中康养旅居受影响最大,这两年在逐步恢复,随着我国老龄化的进一步加速,当前一段时间,仍然以年轻老人为主,从意见中我们也看到,康养旅居作为养老产业的重要内容,并不在养老事业的范畴里,意见明确提出:开发旅居养老市场,因地制宜发展康养旅居等新业态,推动旅居养老目的地建设。针对年轻老年人,这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当前也是最具发展前景的养老服务产业内容。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的意见,是一个新的起点,标志着我国养老服务发展进入了新的时期,通过研究意见,能够深刻感受到市场的前景日益明确,养老服务产业真正成为利国利民的阳光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