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化已至,谁来照顾2亿中国老人?
发布人:EldExpo老博会|广州老博会 发布日期:2019-02-22 阅读量:6644

老龄化已是无可讳言的事实。老龄化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当这一切来临之时,我们依旧没有准备好。面对如此严峻的社会问题,单凭政府力量显然不足以应对,需要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其中,不仅需要更多商业创新,最重要的是如何推动银发族本身的参与。



 1   两亿中国老人背后的痛和痒


到2020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增加到2.55亿人,占总人口比重17.8%,独居和空巢老年人将增加到1.18亿人左右。同时,我国绝大部分老年人都会在家庭中终老,养老责任与照顾劳动主要由家庭承担。

微信图片_20190222103723.jpg


但养老服务远远跟不上老龄化的速度——社会化机构提供的养老服务,无法满足养老需求,市场应运而生的中高端养老机构,也并非普通家庭可以承担。


民政部数据显示,我国绝大部分老年人都会在家庭中终老,养老责任与照顾劳动主要由家庭承担。


据北京大学老龄健康与家庭研究中心所做的中国老年人口健康调查,我国老年家庭照料者中,大部分由女性承担(约66.7%-75.0%为女性照料者),家庭中繁琐而细致的照顾工作容易形成照顾者的压力和负担。


对于中青年女性而言,“上有老,下有小”的状况会使她们深切感到力不从心、分身乏术,甚至被迫选择低薪灵活的工作,从而加剧家庭中经济地位的不平等。在照顾模式中,家中的母亲常常不仅要育儿理家,还要承担照顾配偶的责任,而自己的老年生活却岌岌可危,甚至老无所依。


微信图片_20190222103726.jpg

▲ 2016年4月,安徽省蚌埠市,一位乡村小学女教师(左)在婆婆家中准备晚饭,除了学校的工作外,她还要照顾患尿毒症的丈夫和患癌症的公公。 © 图虫


在日本,有一种所谓“看护杀人”——照顾病人或老人的家属难以忍受长期照料之苦,亲手将自己看护的家人杀死。这类事件的背后,是一曲曲家庭悲歌。这些“杀人者”,曾经是长期扛下照顾重担的家庭中坚,可能是你我熟悉的亲友。这是老龄化社会的必然吗?如何让这些照顾者得以喘息,而不致抱着求解脱的心态,酿成悲剧?


一些家庭选择聘请家政工来帮助照顾老人。但一个女性的“解放”背后是另一位女性的悲苦,可能隐藏着另一个家庭无人照顾的现实。我国约有60万所家政服务机构和2000万名家政工。但这一庞大的非正规就业群体大多没有被纳入正式的劳动就业范畴,他们的工资、工作时间、劳动保护或社会保险等都无法获得保障。调查显示,许多家政工都长时间超时工作。已婚已育的家政工要面对自己和家庭分离的各种焦虑,面临育儿的困扰,而她们中的多数终将返回农村。


城市在制度、户口、医疗、住房上,都不容留她们的晚年,他们的晚年不被人看见,衍生出一种“弱弱相残”。


微信图片_20190222103700.jpg

▲ 2017年4月,因《我是范雨素》而被公众熟知的范雨素在北京一处打工文化艺术馆附近接受媒体采访访问。作为家政女工的范雨素为了工作,而不得不与自己的小家庭有所分离。 © 东方IC  


如前所述,社会化机构提供的养老服务,远远不能满足养老的需求,市场应运而生的中高端养老机构,也并非普通家庭可以承担。以广州某高端养老院为例,该院2017年最低收费为7500元每月,为广东省年平均工资的1.34倍。


老龄化先行一步的国家和地区,尝试了不同的应对路线,也各有苦处。在我国香港地区,政府于2013年开始推行长者院舍住宿照顾服务券试验计划,政府向老年人发放补贴,帮助支付市场化的养老服务,解决公共服务的不足。


香港地区政府一直鼓励公私营合作,但养老院的排队时间仍需三年以上,据香港立法会张超雄议员办公室统计,仅2017年就有6000名以上老人在等候中去世。在激烈的竞争下,香港养老机构出现“照顾好的太贵或排不到,品质差者则空床率高”的现象,与其他社会服务一样,呈现出阶层分化。而被评为“五星级”的剑桥养老院也在2015年爆出虐老事件。


面对诸多的老龄化问题,我们当然不能坐以待毙,中国面对的问题,在全球不同国家也都有遇到,那么他们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并让银发群体焕发生机呢?


以下三种解困之法,或对正在处于老龄化进程中的我们有所启发。



 2   老龄化依旧活力无穷的北欧 


丹麦通过组建社区养老网络,提供在家养老的服务,例如陪伴、组织活动、改造居家设施等,降低老人失去自理能力的风险。同时这种方式也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促进新产业发展。


瑞典大力推广“居家养老”,是世界上居家养老率最高的国家,建立了一套养老金体系和家政扶助制度,鼓励老年人二次创业以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由于在应对老龄化问题上成绩显著,瑞典被誉为“老年人的王国”。


微信图片_20190222103730.jpg

▲ 瑞典韦特兰达(Vetlanda),经培训后的护工和护工助理在当地社区和老年人们一起。 © commonwealthfund.org


北欧国家的经验表明,人口老龄化也并不意味着政府将破产、经济将停滞只要人民的照顾需求能够满足、照顾者的权益受到保障、性别正义与社会公平得以落实,一个老龄化的社会依然能够活力无穷。



 3   避免孤独死,又保有独居自由的日本高龄住宅YUIMARU 


微信图片_20190222103733.jpg

文、图/陈莞欣参考资料/株式会社コミュニティネットゆいま〜る


老后的住所,你怎么选择?住在自己熟悉的家当然很好,但身边若无可以照应的家人、朋友,难免感到不安。年轻时选择的住所,也未必有老后所需的生活机能。若是搬进安养机构,虽然三餐起居有人照料,设施里的生活却相对无趣,也不能选择喜欢的社区环境。


对此,日本建设公司コミュニティネット(Community Net)推出社区计画「ゆいま~る(读音:Yuima~ru)」。该计画在日本有11个据点,广受好评,更在2018年获得日本优良设计奖。他们的设计理念是:“老后的家需要特别的环境,但不应该与世隔绝。「ゆいま~る」不只是老人居住的社区,而是开放给地方上的人们交流的场所。住宅区内的各项设施都对社区居民开放,串联居民与在地社群的连结。”


01、是熟龄住宅,更是欢迎所有人的公共空间


如果你走访Community Net公司的其中一个位于东京近郊日野市的社区据点——「ゆいま~る多摩平の森」,可以发现这栋熟龄住宅不同于一般安养机构,生活机能完善方便。距离车站仅10分钟的路程,沿途有数家大型超市、医院诊所,熟龄生活所需要的资源一应俱全。


微信图片_20190222103736.jpg

「ゆいま~る多摩平の森」的周围环境,有超市、服饰店等,生活机能相当齐全。


集合住宅改建的社区有2栋主要建物。一是专供60岁以上申请者居住的熟龄住宅,另一则是开放给一般家庭入住的公寓。社区没有围墙,内有幼稚园、游乐场、公园、菜园,甚至还有一栋结合社会教育中心、运动中心、餐厅和咖啡厅等不同设施的复合空间。


微信图片_20190222103739.jpg

微信图片_20190222103742.jpg

「ゆいま~る多摩平の森」社区内部,设有幼稚园、菜园、公园等不同设施,让社区的居民在此自然交流。


医疗照护资源方面,食堂的对面就是小规模多机能设施,提供日间照护、短期照护和居家照护的服务。社区内另有透析、复健诊所、失智症专门医院以及即将启用的安养机构。倘若哪天住户健康恶化,也能确保自家附近有充足的医疗照护资源应对。


微信图片_20190222103744.jpg

社区内的小规模多机能设施,提供住户和附近居民日照等照护服务。


社区内所有的公共设施都开放给附近居民利用,附近的学生和年轻人不时会在广场聚会。食堂则每日提供营养师设计的菜单,住户和社区民众都能前往用餐。食堂内的长廊还有个小型图书馆,不只是餐厅,也是集结公众的场所。


微信图片_20190222103747.jpg

微信图片_20190222103750.jpg

微信图片_20190222103753.jpg

食堂不只是餐厅,也是社区民众聚会的地方。针对高龄者设计的菜单上详细的标明了食材、卡路里。一旁的白板上则列出目前社区内的活动。


此外,社区不定期举办类型多元的活动,例如料理、体操、演奏会、朗读会、秋季赏枫等。去年更和同一街区的中央大学合办「文化祭」,由住户展出作品、演奏乐器,留学生们介绍自己的国家、举办市集。开放的社区让住户既能享有独立的生活空间,也有机会认识在地居民、建立安全可靠的地方互助网络。


02、独居也安心的生活支援制度


每位住户入住「ゆいま~る」前,都得先和「生活协调员」讨论自己的生活计画。这份计画每年可修正一次,确保住户不论在任何状态下,从医疗处置到后事安排,都按照自己的期望进行。


生活计画的内容包括:失去意识或判断能力时,谁能做你的代理人?生命末期希望接受怎么样的医疗照护、缓和医疗?罹患重大难以治愈疾病时,希望医生告知你病名和平均余命吗?是否要接受延命医疗?是否捐赠大体或器官?希望葬在哪里、举办怎么样的葬礼?人走了以后,房间里的物品如何处置?


不必仰赖他人而活,但自己力有未逮时也有可靠的伙伴能协助。「ゆいま~る」开创了一种介于一般住宅和照护机构间的生活模式,让人到生命的最后都能活得像自己。



 4   透过“职务再设计”,


71岁新加坡人资帮熟龄者找到新工作


微信图片_20190222103755.jpg

编译:陈莞欣

资料来源:ImpaceHub、USA Today、Silver Spring、Asia One、Silver Horizon

图片来源:Shutterstock


人过了50岁,明明身体还很健康、也有一定的工作能力,在职场上却没有用武之地?


71岁的Helen Lim是新加坡的新创公司CEO。在退休之前,她曾在公私部门负责人资工作长达40年,服务过的单位包括知名印刷公司Xerox、新加坡卫生部等。65岁那年,她踏出退休后的舒适生活圈,创立银泉公司(Silver Spring),协助熟龄者再就业,挖掘他们的生命价值。


01、职务再设计,让熟龄者重回职场


和台湾相似,新加坡的人口结构正在迅速高龄化。2015年,1/8的新加坡人超过65岁。2030年以前,这个数字会提高到1/4,使新加坡成为全球最老的国家之一。年长者若能延长职业寿命,维持独立的经济来源,其实也是降低国家财政与补助的负担。


2006年到2009年间,Helen受邀担任新加坡最大的健康照护企业医疗保健集团(SingHealth)的顾问,协助增进集团内部的熟龄员工福祉并提升他们的职场能力。在这段期间,Helen规划了几个创新的工作模式,让退休族可以重回职场。


02、熟龄互助,挖掘熟龄生命价值

外,Helen也另外创立了会员制的旅行平台Silver Horizon Travel,雇用熟龄员工推出专属熟龄者的旅游行程。该平台强调行程规划舒适、没有压力,且参加者在参加旅行前后都可参加由Silver Horizon举行的聚会,和同龄的好友尽情交流,创造熟龄者活跃的社交社群。


03、银发族是宝库,不是海啸


Helen认为,在未来高龄化、少子化的社会当中,年轻人变少,雇主们会发现人才愈来愈难找。因此,“何不让这些有经验的熟龄员工帮助你稳定公司?他们还很有能力,不是过了55岁就走下坡了。”


“我希望人们可以优雅老去。我希望保持活力,创造更多成功故事,让这些我们帮助过的人都成为倡议者。”——Helen


面对高龄化的未来,Helen乐观的说:“银发族是宝库,不是海啸!”


 5   未来不必悲观,创新必将酝酿无限可能


老年社会临近,高收入者有更多选择,而多数普通人,特别是收入底层的群体,难以支付昂贵的照顾费用,更加高度依赖家庭或缺乏基本权益的家政工人,造成种种困境。


人人都要面对养老问题。如何不至于老年劳碌、老无所依,如何建立一个普惠的照顾体系和让年长的人重获价值,是亟需思考的问题。节省支出和延迟退休是一时,而保障照顾者的基本权益,同时改善社会环境,降低老年人失能风险、平衡性别责任以减轻照顾者负担,以及让退休不等于脱离社会,则是长远。


同时,随着时代的进展,我们应该重新定义年龄,消除年龄歧视,让更多年长的人发挥应有的价值。




"不生娃"导致的危机逼近!

权威报告预警,

中国10年后或每2个人工作就要供养1个老人

如何实现健康老龄化,

是中国目前面临的紧迫问题。

微信图片_20190222103758.jpg

低生育率使得老龄负担加重数倍

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挑战主要体现在,由于劳动力人口比例缩减,老年人口比例增加,全社会用于养老、医疗、照护、福利保障和设施建设等方面的支出将大幅增加,政府财政负担加重。

中国老年保健协会会长、北京协和医学院公卫学院院院长刘远立指出,中国中度和轻度失能老人4600万,95%靠家庭人员照顾,得到专业化人员照顾的比例不到1/100。照顾部分失能老人成为一些家庭越来越大的经济负担。

“不能因此出现因老致贫问题。”刘远立认为,照顾失能老人,应该由政府、家庭、社区以及社会共同出资,进行专业化服务。

如何避免劳动力资源短缺?

人口老龄化将改变劳动力供给格局和影响技术进步,使中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呈现劳动力资源短缺、与技术进步相关的人才与资源投入相对不足的局面,导致经济增长乏力。

自2012年起,我国劳动年龄人口的数量和比重连续7年出现双降,7年间减少了2600余万人,2018年末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减少470万人,比重下降0.6个百分点 。2018年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7586万人,为1978年以来首次下降。按照现在老龄化速度加快、就业人口减少的速度看,10年左右的时间后,中国大约每2个工作人口要养活一个退休人员,这和目前的日本差不多,而日本目前经济已经出现了连续20年的零增长。

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司长李希如近期撰文指出:

下一步要深刻把握人口发展变化规律,科学制定应对措施,实施人口均衡发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和老龄社会等一系列国家战略,优化和提升劳动年龄人口的结构和素质,不断促进人口和社会经济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老年人可以成为劳动力?

未来要提升老年人的健康预期寿命和生活质量,为其提供支持性的养老、预防、医疗、康复、照料环境,通过预防疾病、促进健康来极大地减轻政府和社会的财政负担。

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建议:

健康老龄化和积极老龄化措施的实现会使健康、活力的老年人增加,带来人力资本折旧率的降低,有利于形成第二次人口红利。

另一方面,老年人可以成为非正式劳动力,通过照顾子孙等为家庭做贡献,缓解子女家庭压力,老年人还可以通过税收与消费、资产转移等为社会经济做贡献。

健康老龄化和积极老龄化将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人口老龄化使老年人口消费率上升,倒逼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从投资和出口依赖型向拉动内需型转变,长期照顾和老年健康服务将带来就业岗位的增加,并促进养老产品、保险产品、医养产业等繁荣发展。

实现和推进健康老龄化、积极老龄化是我国应对老龄化高速发展态势的必由之路,科学看待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过程,全面建立有利于老年健康事业发展的政策体系,全面开发人力资源、推动医养结合、推进长期照护保险和服务体系建设、构建老年友好环境,使老年人及其家庭能够享有更高的生活质量,促进代际关系的和谐,努力实现老龄化背景下的可持续发展。

北京协和医学院、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举行的《老年健康蓝皮书》指出,随着我国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失智、失能半失能老年群体规模将逐渐扩大,针对失智、失能半失能老人的医疗、养老服务是目前存在的政策瓶颈和短板,建议国家在制定政策时予以重点关注,以补足相关医疗、养老服务的短板。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